【太比雅·杂谈】盘一盘秦代那些著名的水利工程

2020-12-15 13:34

TEPIA|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


中国先民都聚集在黄河长江等流域,为了农业生产提供了便利条件,但是,水患却非常多。先民为了生存与发展,慢慢地总结出了如何与洪涝灾和旱灾搏斗的经验。

从文献记载知道,在西周时期已经设有了专门主管水利工程的官员和机构,战国时候已经有了较大的水利工程。《史记》记载了魏国西门豹“引漳水溉邺”,开凿了12条沟渠;又相传楚国孙叔敖引芍坡水灌溉农田。

后来记载史册的就有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修建的三大水利工程,发挥了千年的作用。

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


/都江堰/

都江堰现在位于四川成都平原的都江堰市,最开始也不是叫这个名字,是慢慢演变过来的。从宋代开始,才把整个都江堰水利系统的工程概括起来,叫都江堰,一直沿用至今。

成都平原,在古代是一个水旱灾害十分严重的地方,李白在《蜀道难》这篇著名的诗歌中也为四川的险要而感叹。那有高山,有大江,形势比较严峻,为了解决灾害问题,秦昭王委任李冰为蜀郡太守,开始修建都江堰。

李冰和民工经过测量,首先凿通了挡住岷江水路的玉垒山,称为“宝瓶口”,如何在宝瓶口上流修筑堤坝,修建成“分水鱼嘴”和“飞沙堰”。前者将江水分为内外两条,外江是岷江内正流,内江从宝瓶口进入灌溉渠,后者也用来调节水量大小。

这一工程,使岷江水流化险为夷,变害为利,万亩农田千年受益。直到现在,都江堰的主体工程依然屹立在岷江中流,发挥着重要作用,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!

“都江堰水沃西川,人到开时涌岸边。喜看杩槎频撤处,欢声雷动说耕田。”

郑国修建郑国渠

/郑国渠/

郑国渠是由战国时期韩国水工郑国修建的,现在在陕西省泾阳县境内,全长有三百余里。相传,郑国原来是韩国间谍,开凿修建这个渠的目的是为了消耗秦国的人力、物力和财力。但是后来,被秦国识破了,想要杀了他。

但他对秦始皇说:“始臣为间,然渠成亦秦之利也,韩延数年之命,而为秦建万世之功。”秦始皇也认为他说的挺有道理,就让他继续施工了。果然,真像郑国说的那样,渠道修成了之后,“关中成沃野,无凶年,秦以富强,卒并诸侯”。

后来历代都补修建这个渠,为周边的农业生产做出了很大的贡献。现在仍然有七大方形大坑,为研究古代的水利工程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
史禄修建灵渠

/灵渠/

灵渠现在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,是秦国大将史禄开凿的,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。当时两广之间的交通非常不便利,秦始皇为了统一岭南,就调动了军队,投入财力,命令史禄把湘江下游和漓江上游连接起来,引入长江和珠江水,使得当时的水路可以直接到达广州。

水路修成之后自然就能帮助秦始皇统一岭南了,这条人工运河有完整的防洪、航运和灌溉体系,加强南北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的交流,也密切各族人民的往来。灵渠虽然经历了历代修整,但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

这三大水利工程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,使得周围人们受益千年,都江堰和郑国渠大大改变了关中的农业生产面貌,也增加土质肥力,农业迅速发达起来;灵渠加强了南北沟通,也为后世国家的统一发挥着作用。

它们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,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,这些渠道也为国家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,人们再研究这些水利工程的构造,都会不禁赞叹!


扫码关注我们